楼主: dearhang

易感因素很明确了,还要做那项目标性监测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2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位网友的贴子,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为什么好多书籍文献包括一些相关法规,把目标性监测的范围定的很明确,基本上都是术后的监测,重症监护室的监测,新生儿病房的,抗生素的等等,大家都在做,易感因素也很明确了,监测是为控制感染服务的,如果我说有很多资料表明重症监护室的感染控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做目标性监测,完全可以创新思路做一些别人没做的监测,这样既可以为临床服务、指导感染控制工作,又可以填补相关方面数据空白,带有一定的科研性质,不更好吗。我去年带了两个本科实习生做术后感染的监测,是队列研究的设计,从患者入院开始,包括手术、术后,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测,每天要到临床科室采集资料,同时还要进行手术的现场监测,医院每天近百台手术,即使选择了部分科室的手术也有20台,也就是说每天新进入监测的患者有20多人,信息采集量很大,差点累得吐血,后来坚持了2个月做不下去了,样本量倒也不小了,进入统计分析后发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就是我以前知道的那些,完全是重复,早知如此,我按文献书籍的指导直接进行感染控制不就行了,数据连文章也不好发。
      所以说,不要给目标相监测划定范围,似乎更好一点
或许我们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给自己加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做目标性监测,你可以说这是当代院感的潮流:lol 但到最后发现,竟然与书上说的一样,专家们讲课时也都反复强调了,那些科室的医生护士或许也听得耳朵起茧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而已,比如术前备皮:loveliness: 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目标性监测还能做什么呢?怎么分析更好呢?
期待您的讨论,出点子的加分!


[ 本帖最后由 缭绕 于 2007-10-24 13:43 编辑 ]



上一篇:目标性监测开展形式的讨论?下一篇:哪种更合适?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的两种ASA评分标准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2 +10
文点 +2

收起
理由





绿叶

+ 2
善于思考




依依
+ 10

创新思想,敢于否定过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7

帖子

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9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h1]


我可能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家伙。我认为作为基层医院,要想做一项超越前人的科研太难了!不如好好地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因此各位所说的目标性监测我们也已经开展一年多了,我更注重在监测中发现问题去控制,而懒得去分析数据,即便为了检查有统计表、统计图,而且还有假模假样的分析,但在我心里知道,那纯粹是扯淡!:lol :lol 我认为没有多大意义,可能我的想法有点偏激。:P :P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性监测不应仅仅在监测,更重要的是管理,监督相关科室和人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如果没有则采取相应措施督促甚至强制改正。当正确的行为形成习惯,目标性监测反馈的结果是能够控制的都有效控制了,则可以换一个目标继续监测。现阶段目标性监测还是应该推广的。就好像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阶段的回顾性调查一样。也许有些地方相关目标感染控制的很好了,则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进和研究。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目标性监测=收集数据+督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X6版主的意见。
我院准备进行NICU的目标性监测,初步设想:在进行本底资料收集的同时,推广目前已基于证据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及操作,也就是进行干预,包括手卫生依从性等。我想经常地进行现场宣教、监督,对降低NICU的感染率会有作用的。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说得好,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8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5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h1]


“把目标性监测的范围定的很明确”吗?

我认为是举例说明吧!或者说目前做的最多的是这几种!因为我记得是根据全面调查发现本院问题后再确定做什么目标性监测。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结合本院实际开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30

帖子

5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1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做目标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监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临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监测,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开展工作。可是在联查中专家指出这不叫目标性检测。目标性监测是......。难道出了这个圈就不叫目标性监测了吗?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问得好!定义还有争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依 于 2007-10-24 21:45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认为做目标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监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临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监测,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开展工作。可是在联查中专家指出这不叫目标性检测。目标性监测是......。难道出了这个圈就 ...
依依老师的疑惑也是我前面引用的那位网友的疑惑!或许这也限制了我们开展目标性监测的思路,我很赞成紫晶主任说的应在本院的全面性调查的基础上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性监测。
各位怎样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oyo 于 2007-10-24 17:29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赞同X6版主的意见。
我院准备进行NICU的目标性监测,初步设想:在进行本底资料收集的同时,推广目前已基于证据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及操作,也就是进行干预,包括手卫生依从性等。我想经常地进行现场宣教、监督,对降 ...
能不能介绍如何操作手卫生依从性的检查?: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8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个人想法,为什么国内外在做的目标性监测这样雷同,不仅是因为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同时控制的环节较多,要去控制它的干预措施较多,需要不断的改进.目标性监测的目的不只是监测,而有干预措施的改进效果的监测.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2 +15
威望 +2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醍醐灌顶!




icchina

+ 2
我赞同你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7-10-24 13: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协和的马小军主任在介绍今年参加美国APIC感想时,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如果某种感染的控制是有可操作的方法的,就去做,如果没有,那就不做!!
其实这才是做院感啊!才体现了院感控制的价值啊!
可能我们国内做的目标性监测更注重的是收集高危因素,强调收集数据的过程,即使反馈也是没有深度?是不是我们还停留在目标性监测的初级阶段?:run

[ 本帖最后由 缭绕 于 2007-10-24 23:48 编辑 ]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yngmfc
+ 10
愿望是好的!你敢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