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arhang

终于找到答案了——说感控没有技术含金量,是因为很多感控措施是错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8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15-7-29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同意教授的观点,但没办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8

帖子

4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5
发表于 2015-7-29 2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认同老师的观点,深刻领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1

帖子

10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1
发表于 2015-7-29 23: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有了共同的感悟,什莫时候可以改变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7

帖子

12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9
发表于 2015-7-29 23: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就看到论坛上的图册上说不推荐使用交换车正在想是什么原因呢。现在知道了?那么还有个问题?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换清洁衣服、戴帽子、换鞋有没有询证学依据?期待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99

帖子

15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6
发表于 2015-7-29 23: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感控学科要理论化、系统化,从上医学院校、护理院校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穿插在医疗行为、护理行为中严格要求规范,工作中按要求执行,比现在要有实效的多,关于耐药菌、现患率、抗生素合理应用,都是医务科监管范畴,医务科不管不问感控办怎么监管?把感控内容分散在各自范畴管理,会得心应手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2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5-7-29 2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常规环境微生物学监测,专家们都说没有意义,临床也说没有意义,包括我们自己也认为没有意义,可是国家明文规定每季度监测一次,不监测卫监罚款、某些“专家”不认可!从国家层面要改变,现在仍在不断的出台各种规范、标准,且互相之间矛盾,医院感染管理何去何从?专家如何界定?只有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是一流的专家,哪怕水平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15-7-29 2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们说得很多无奈的现实,虽然好多规范流程执行人员也认为有说服力,但执行之难度确实非常大,就比如医生查房手卫生的依从性就让大主任们觉得不切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2

帖子

7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2
发表于 2015-7-29 23: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着医院利益与医院感染的矛盾。一方面要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控制患者数量,保障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难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6

帖子

7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5
发表于 2015-7-29 23: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缭绕老师对手卫生监测:没有病人,医生在聊天,等候病人检查回来,桌子上有手消毒液,理论上这时医生的手应该是清洁的(两前三后),直接为两位医生采样,结果严重超标,分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生长。这样的数据应该会让医生记忆深刻吧。这样的工作才有意义。我们为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就这样做,一旦检出致病菌,医护人员手卫生不用监管,都主动去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15-7-29 23: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以上老师的观点,院感工作其实处在一个瓶颈当中,什么时候可以突破这个瓶颈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