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7|回复: 9

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现漏水,通知院感科做培养……

[复制链接]

1557

主题

1557

帖子

9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纤手素琴 于 2017-2-28 16:05 编辑

输液反应大家都遇到过呗,在输液反应时如何处理很多帖子都有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近遇到一件奇葩一点的事情:
某科室一患者(传说抑郁症)输液过程中(输注三分之一)发现输液袋瓶口处漏水,医务科和药剂科现场进行了处理,处理后进行了封存。
但是——封存的物证要求转移到院感科,让院感科开封进行输注用水的“有无杂志成分”的培养,大家觉得要不要拆封进行细菌培养呢?
仔细考虑后分析如下:
1、作为物证,院感科没有权利拆封,因为拆封后医院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2、如果要进行该物证输液用水的监测,应该提交至有资质的第三方——如药监局进行检测,检测费用可以医院出具;
3、该患者没有输液反应的临床反应,发现瓶口处漏水,应考虑该输液袋是否有质量问题,应与厂家协调解决;
4、如果确实发生输液反应,院感科应该协同医务科和药剂科进行调查,必要时需要采集环境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等标本来反映是否是操作环节问题;
5、即便出现输液反应后,也不应该由院感科解封封存的物证,以前曾经被要求检测同批次的输液皮条注射器等,现在已经不推荐这样做了,因为院感科无资质和条件做一次性用品的培养——我们在培养时用的抽取药液的注射器等也是一次性物品啊,如果出现问题无法分析。
6、该患者是抑郁症患者啊,如果此患者不依不饶,或者发生其他问题,而院感科又毁了物证,找谁哭去……
最后,几方讨论下拒绝了由院感科拆封监测输注用水的要求……
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原则,该做的做,不该做的坚决不能做,一定要交由有资质的部门做。
大家有遇到过类似事情么?一起来讨论下……




上一篇:一次性湿化瓶所用无菌水多长时间更换?下一篇:一次性物品没有使用过过期了,怎么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6

帖子

6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7-2-28 16: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护士检查很仔细的,没有这种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3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slsgkk 发表于 2017-2-28 16:07
我们护士检查很仔细的,没有这种现象。
我们是在静配中心统一配置的,分发至临床科室
在输液开始时应该没有明显的漏液现象,在输注过程中发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发表于 2017-2-28 16: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临床有遇到过漏水现象,只是发现后就立刻处理了,病人也没有意见。像老师这样的情况还真的没遇到过,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9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7
发表于 2017-2-28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开始就漏水可能护士没有检查仔细,输一半漏水更多是与输液袋瓶口漏水与输液袋质量有关。输液反应一般也由护理和医务部管,如果有因输液而发生的疑似感染才有介入的必要。个人感觉即使要查,也主要是查找可能的病原体,而不是药剂杂质药剂质量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9

帖子

35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考虑的很周全,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3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色系 发表于 2017-2-28 16:28
我们在临床有遇到过漏水现象,只是发现后就立刻处理了,病人也没有意见。像老师这样的情况还真的没遇到过, ...
按照抑郁症患者的思维,可能会当成天大的事情,思前想后,钻牛角尖……更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3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esuoting 发表于 2017-2-28 16:48
如果一开始就漏水可能护士没有检查仔细,输一半漏水更多是与输液袋瓶口漏水与输液袋质量有关。输液反应一般 ...
如果输注的本身就是抗生素,做细菌培养估计也监测不出来……
我们也是医务科和护理部管的,需要的话院感介入,但是调查监测一定要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才成
至于监测药剂质量杂志什么的,药监局应该还真能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3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7-2-28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yage 发表于 2017-2-28 16:53
楼主考虑的很周全,学习了。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不妥,事后反思仔细想就想深入了,发出来给大家借鉴,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至少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9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7
发表于 2017-2-28 16: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这种事的确要多角度想想,楼主考虑的非常值得借鉴,处理要做得有理有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