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1|回复: 5

学者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抑制皮肤伤口炎症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0-3-22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0-3-22 19:53 编辑

学者发现表皮葡萄球菌 能有效抑制皮肤伤口炎症
2010年03月22日 09:09 来源:科技日报   
    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细菌的机会,就会有效避免皮肤病的发生,这是众所周知的健康常识。但这种常识受到了最新科学实验的挑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理查德·盖洛教授和赖玉平博士后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自荣教授等合作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细菌都能导致皮肤过敏或者炎症,比如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就能有效地起到消炎作用,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的炎症困扰。以赖玉平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世界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医学》,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如今赖玉平博士后已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
      在皮肤表面生活着许多微生物群落,比如表皮葡萄球菌,它是人皮肤上的主要共生菌,通常情况下对身体是无害的,不会引起人类疾病。但是这些微生物一旦入侵到皮肤下层将会引起炎症,但是在表层或者皮肤外层的时候则不会。赖玉平等将葡萄球菌的脂磷壁酸(简称LTA)注射到小鼠表皮层,然后损伤它的皮肤。对比结果表明,注射过葡萄球菌 LTA小鼠的皮肤炎症比没有注射过的要轻得多。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LTA能够抑制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过量的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则是导致炎症产生的罪魁祸首。“这就是说,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抑制过度皮肤炎症的发生。”理查德·盖洛教授表示。研究者们同时发现皮肤受损后产生炎症需要激活Toll样受体3(TLR3),而皮肤上共生的微生物能帮助调节这一炎症反应。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研究成果为我们发现治疗炎症型皮肤病提供新的方法。(蒋冰冰 记者 王春)



上一篇:如何判断是否为MRSA下一篇:培养细菌学未改变,抗菌谱改变可以记录又一次院感吗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9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05
发表于 2010-3-22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抑制过度皮肤炎症的发生,还有这种功能,那对我们院感极力提倡手卫生是否相矛盾呢?我想手卫生清除的暂居菌,而对固有菌影响不大,因而应该是不矛盾吧(表皮葡萄球菌是固有菌).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拙凌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6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8
发表于 2010-3-22 0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讲笑话:街道旁的乞讨者很脏却不生病,是否因为表皮葡萄球菌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6

帖子

8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2
发表于 2010-3-22 0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0-3-22 20:04 编辑
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细菌的机会,就会有效避免皮肤病的发生,这是众所周知的健康常识。但现在这种常识受到了最新科学实验的挑战。

    其实这句话就是记者弄出来的一个噱头!仔细读读就会发现,人家学者自始至终就没有说不需要洗手!再说了,洗手又不是灭菌,正如绿谷版主所说,只是除去暂居菌的过程。
    在华师大的网站上,这份报道还有一段话体现了这个研究成果的意义:“上个世纪80年代,医学界提出,一个儿童早期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和微生物越少,日后得过敏性疾病的几率越大。这种观点被称为“卫生假说”。理查德·盖洛教授认为赖玉平等的研究成果为这种假说提供了分子学基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自然,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http://news.ecnu.edu.cn/keynews/2010/2010,1001,07332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75

帖子

59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1
发表于 2010-3-22 0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有度,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勤洗手,只是尽量减少接触细菌,而非杜绝与细菌接触,皮肤接触适量表皮葡萄球菌,有助于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10-3-22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工作中就见到一位手术切口发生感染,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这说明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