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43|回复: 14

细菌标本取材问题讨论-01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04
发表于 2007-11-3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的问题或许是我们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您了解多少?请积极参与,有道理可加分!
1.尿培养与取材的尿量有何关系?送检的尿量以多少为合适(比如清洁中段尿)?少了对培养结果有影响吗?
2.尿标本取材容器是否用一般的无菌容器即可?若送检标本延迟是否需要特殊无菌容器?为什么?
3.尿标本送检时间超过多久不能用于培养?为什么?
4.尿标本离心后分离出的细菌和不离心分离出的细菌的临床意义有差别吗?应如何解释结果?





上一篇:真菌药敏怎么做?下一篇:尿常规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75

帖子

59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1
发表于 2007-11-3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没什么影响,而与病人取标本时,当天排尿次数及其每次尿量之多寡有关.也是说对尿液对泌尿系统冲洗程度有关.送检尿量以5-10毫升为宜.这主要是从病人取材方面考虑的.多了会溢出来,少了培养操作没那么方便而已,
2.尿标本 取材用一般洗涤干净干燥的无菌容器即可.若标本延迟送检,那只能再采重送为宜.因为延迟送检的标本会影响培养结果的正确性.现尚未见有特殊无菌容器.
3.尿标本送检时间超过30分钟后(具体视天气温度而定,天气越炎热时间相对而言越短.反之亦然)不能用于培养.当然尽快送检接种为好.理由同2.
4离心与不离心标本分离出的细菌临床意义有差别.别的就不说了.简单点:离心标本已被浓缩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07-11-3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引用“临床微生物学尿培养操作规范”资料,当然有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探讨!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1.    采集指征:(1)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2)肉眼脓尿或血尿;(3)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4)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5)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6)膀胱排空功能受损;(7)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2.    采集方法:标本采集应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标本,方法有:(1)清洁中段尿: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会阴部,女性应用手分开大阴唇,男性应翻上包皮.仔细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开始排尿,将前段尿排去,中段尿约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h内接种。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但很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由医护人员采集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患者正确留取。(2)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肤消毒穿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但有一定的痛苦.患者难以接受。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尿标本的采集。(3)直接导尿:按常规方法对会阴局部进行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人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4)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5)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利用留置导尿管采集标本时,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
3.    采集容器:(l)应由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2)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渗漏;(3)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4)广口、具有较宽的底部、容积应>50ml、盒盖易于开启。
4.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4℃ 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h,但应注意冷藏保存的标本不能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
标本验收
1.申请单验收:要求尿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验收时应检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
2.标本验收:(l)检查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相符;(2) 检查标本容器有无溢漏、渗出,是否加盖;(3)检查送检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3.不合格标本处理:(1)对申请单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2)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二、实验室检查
1.涂片检查:尿路感染标本可直接做细菌培养,无需常规进行涂片检查。对于临床怀疑淋病奈瑟菌、假丝酵母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本可用无菌吸管吸取尿液5-10ml置无菌试管中,3000-4000r/min离心30min,倾去上清液,取沉渣涂片,行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后镜检。
2.细菌培养:(l)普通培养:将收集标本的容器轻轻旋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分别取尿液lul涂抹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或中国蓝平板),35-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对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和已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标本应增加一个10ul接种量。(2)特殊培养:对怀疑有苛养菌感染者应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采集样本,加种一块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中培养48h。检查淋病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无需做定量培养,可将标本离心后取尿沉渣进行培养,以提高阳性率。(3)普通培养18-24h无细菌生长时,应将所有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表1 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常见病原菌

感染原因
主要致病菌
感染特点

上行感染
大肠埃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淋病奈瑟菌
主要为肠道菌群或会阴部细菌逆行感染,多见于女性,多为单一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常见。

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感染
大肠埃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菌、沙雷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肠球菌
多见于留置导尿管、肾盂造瘘术、尿路结石、尿路重建、前列腺肥大、膀胱排空能力受损的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易被误认为标本污染。

血行感染
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
发生于菌血症的患者,血液中的细菌通过血流进入肾脏引起感染,比较少见。

直接感染
大肠埃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
外伤或肾周围器官发生感染时,细菌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非常少见。


表2 不同方法采集的尿标本培养结果评价

标本来源
菌落数CFU/ml
结果评价

清洁中段尿
<5×104
无意义,仅报告菌落数及革兰染色特征,并注明是纯培养或是混合菌生长。


(5-10)×104
纯培养有意义,报告菌落计数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混合菌生长无意义,仅做革兰染色镜检,并报告镜检结果。


>105
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其中某种菌落数≥105者有意义,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导尿
>103
3种以内细菌生长都有意义,对2种主要生长菌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耻骨上膀胱穿刺
任意数目
都有意义,所有细菌均需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四、结果观察和报告
1. 结果观察和评价:(l)菌落计数: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采用1ul接种量者,将菌落数乘以103;采用10ul接种量者,将平板菌落数乘以102,即为每ml尿液中所含有的细菌数(CFU/ml)。如菌落生长过多无法精确计数时,则报告>105CFU /ml。(2)结果评价:正常情况下从肾脏排泌至膀胱的尿液是无菌的,但膀胱中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时可受到下尿道中正常菌群的污染,而出现细菌。因此对不同方法获取的尿液标本培养结果需正确评价,才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治疗。一般认为,清洁中段尿标本中单种细菌菌落数>105 CFU/ml可能为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07-11-3 2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中提到清洁中段尿以采集晨尿为好,为什么?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或继续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7-11-3 2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可能是因为晨尿经过一个晚上在膀胱中的充盈,时间长,细菌浓度较高,有利于细菌的检出。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5
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7-11-3 2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5
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其中某种菌落数≥105者有意义,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问个问题:一般的书上好像是说3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花版说4种有什么依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07-11-3 2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05
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其中某种菌落数≥105者有意义,需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问个问题:一般的书上好像是说3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花版说4种有什么依 ... [/quote]
呵呵,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是来自网络的资料,不是我写的,我们这里的标本有3种菌生长是要求重新送检复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07-11-3 2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7 茉莉花 的帖子[/h1]


于用利尿剂、尿频尿急等机械性冲刷或长期应用抗菌素的病人,即使<103CFU/ ml,是否也应考虑做鉴定和药敏,可同时在报告单上注明:菌量太少,请结合临床分析以及其他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6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2007-11-3 21: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做尿液培养的最适尿量应该适多少?
很多资料的标准不太相同,有的5-10ml,有的10-20ml。
要求做尿液培养的最小容量应该是多少呢?
有的标准是不少于1ml,有的是不少于2ml。
这些规订的依据在尿培养操作规范中没有提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6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2007-11-3 21: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尿培养检验培养基的选择:没有一种平板可以适合所有尿道病原体的生长,所以应该根据标本来源及临床对目标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普通培养推荐使用血平板和麦康凯(或中国蓝)平板,不能以血平板代替麦康凯或中国蓝平板。
为什么不能用血平板代替麦康凯或中国蓝平板,很多实验室使用血平板+CLED。
个人觉得这个组合优于血平板+麦康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