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3|回复: 6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后的血培养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检验科人手少,为减少他们的工作量,临床科室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后,进行导管培养时,以无菌的方法将导管尖端5cm分段后直接投入血培养瓶中,这种方法可以吗?



上一篇:请教各位老师:CR-BSI的国际标杆是多少?我国是多少?下一篇:几个血培养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上不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7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导管尖端5cm分段后直接投入血培养瓶中,这种方法可以吗?”
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一、可疑CRBSI血培养的要求:
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
1、保留中心静脉导管情况: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2、不保留中心静脉导管情况: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另外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进行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四大点,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1、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这点我有点不太能明白,现在我们在拔除所有的导管的时候都会把尖端剪下来去进行细菌培养的,已经变成常规了。我想即使不管有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多做个培养也不会有错吧。是不是觉得如果病人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做个这样的常规培养也没有意义,浪费医疗资源;如果培养出阳性结果,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有点迷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6

帖子

8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2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任一丹

体谅检验科的工作固然很好,但是正常的操作规范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2

帖子

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6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临床症状,比如局部有红肿热痛及发热,但临床未送检或者送检培养阴性,是不是就不诊断血管相关性感染呢?一般院感诊断的标准是分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二大类的,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诊断是不是一定要培养阳性才能报?期待各位老师的指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7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4
发表于 2010-11-12 1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临床高度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及时报告,因为血培养阳性和阴性收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血流感染均能培养到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