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4|回复: 7

汶川大地震后,从感染控制角度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8-5-18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大地震发生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际社会也纷纷慷慨解囊予以关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挥下,快速调集了大批的军队、消防、医护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之力抢救受灾群众,同时也调集大批抗震救灾物质运往灾区,虽然党和广大救灾指战员做了最大努力,可媒体上伤亡人数仍然不断地被无情刷新,截至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
     如此众多的伤员已远远超出了四川全省医疗单位救治承受力,国家紧急调集了各省医护人员赶往灾区进行救治,但大批的伤员已经使全省的医院床位爆满,很多医院的走廊里都住满了患者,医疗环境令人堪忧,今天的新闻播报"四川出现27例气性坏疽病",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虽然是非常时期,为了抢救危重伤员可以采用非常规手段进行救治,但此时,医院感染控制的话题却不得不提,如果因为医院感染的发生,最后导致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来的受伤群众死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下面,就灾区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此次地震灾难的伤者多数属于开放性骨折,很多伤员被救治出来的时候伤口已经感染,在强调加强手术无菌操作和无菌环境的同时,必须开展伤口的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监测,以便于及时提供抗生素合理应用依据,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灾区医院的环境监测,尽量避免在无菌条件不好的医疗单位实施手术。今天看电视就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用帐篷搭建的简陋手术室里正在给一个病人做椎体骨折手术,采访记者穿了一个一次性手术衣、帽子、口罩直接从户外进入里面采访、拍摄,帐篷外边上挂着“野战医院”的牌子,我不禁要问:一个椎体骨折患者有必要非得在那样简陋的地方做手术吗?90多架负责接送伤员的直升飞机在那里,不能运到成都手术吗?现在只是灾时,而非战时,精神可嘉但决不提倡。
3、在加强灾区外环境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同时也必须加强灾区医院的传染病监测,在受灾72小时后救治的患者多数无严重外伤(受严重外伤或出血较多者很少能活过72小时),但在那种四周无援的恶劣环境下,被埋者吃、喝、排泄都在那狭小的空间内,尽其可能在被困周围找到能吃的东西,很多存活者靠喝自己的尿才得以存活下来,入院后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
4、加强灾时对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程序、严格洗手,防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成为医院感染的媒介。
5、抽调全国的擅长医院感染和微生物专业人员支援灾区医院,尽可能的减少被救人员因医院感染而死亡。
    先谈这些,欢迎同行们积极讨论、补充。





上一篇:热切请您参与——编写灾后救治感染控制顺口溜或口诀下一篇:全国哀悼日(5/19---21)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2 +10
文点 +2

收起
理由





泉子

+ 2
我思故我变!




缭绕
+ 10

很好的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81

帖子

36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34
发表于 2008-5-18 18: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些问题确实比较实地,应引体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0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5
发表于 2008-5-18 18: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微生态 于 2008-5-18 18:25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际社会也纷纷慷慨解囊予以关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挥下,快速调集了大批的军队、消防、医护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之力抢救受灾群众,同时也调集大批抗震救灾 ...
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是一家,我们的队伍好强大!
很好的思考,我很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9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05
发表于 2008-5-18 1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微生态 的帖子[/h1]


抽调全国的擅长医院感染和微生物专业人员支援灾区医院,尽可能的减少被救人员因医院感染而死亡。
很好的问题,特别要提醒前线的医务人员做好感控工作,防止幸存者再次受到感染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4

帖子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发表于 2008-5-18 1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感染控制应该跟各种救援工作同时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5

帖子

29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53
发表于 2008-5-18 18: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有此意,希望上级能够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1

帖子

6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4
发表于 2008-5-18 18: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微生态 的帖子[/h1]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这次震灾对我们院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契机。善后工作需要我们的专业知识去指导、去控制,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确保伤者的生存质量,真正做到大灾过后无大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2

帖子

9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7
发表于 2008-5-18 18: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灾难医学和感控提前到第一时间,今后国家紧急预案必须纳入上述内容;向每一名进入灾区人员都要及时发放有关急救、卫生、心理知识手册,全密全面武装才够格救助,堪称救援精锐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