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报2009-4-2怎样让建筑帮助预防医院感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邢玉斌 索继江 刘运喜医院建筑作为医疗活动的最主要的载体,必然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院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医院感染,已被作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医院建筑的特点
综合医院建筑功能齐全、要求各异、设施先进、职能复杂、部门繁多,是民用建筑中功能要求最复杂的类型,要求具有适应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保健等活动以及符合预防医学和卫生学的特殊功能,因而具有功能复杂、建筑多变、环境特殊、设备制约等特点。在此条件下如何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建筑设计面临的巨大挑战。
医院建筑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医院建筑是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集中活动的区域,各类人员接触频繁。从感染传播环节的角度讲,病人既是感染源,也是易感人群;医院建筑本身和相关因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尚未确诊的感染性疾病病人,在医院内通过各种形式接触到其他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就诊路线不合理、建筑隔离不到位、通风系统不科学、卫生设施不完善等,都会大大增加感染传播的机会。在医院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必须从预防医院感染角度进行仔细论证。
医院建筑预防医院感染的原则与相关因素
预防医院感染是医院建筑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国内外医院的建筑标准和规范里,都特别强调要预防医院感染(或交叉感染),这是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区别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包含在标准和规范中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在医院新建、改建及扩建医疗用房的时候,必须牢记这一原则。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必须对医院建筑规划进行专业把关。专业人员的职责是利用专业知识,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使之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
医院建筑必须分区明确,洁污分开。应根据病人获得感染的危险性来对建筑功能进行分区。分区应明确,保证感染病人、免疫力低下病人与其他病人分开,需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空间隔离。
医院建筑必须有良好的流程规划。交通流程应尽量减少高危人群的暴露,利于快速运送病人;内部所有流程都应体现洁污分开的原则,使与感染密切相关的人员流向、物品流向、气体流向等尽量科学合理。在整体布局中,可以通过建筑中通路的导向和隔离门的设置,体现流程的方向,保证实现洁污分开。
医院建筑材料的选择必须有利于预防感染。对建筑材料,特别是内部表面建筑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地面、墙面材料必须易于清洁和耐消毒处理。
细节设计与施工必须体现预防感染原则。如室内的墙面与地面的阴阳角设计成圆角,配备合适的洗手设施,在普通病区设置带缓冲间的隔离病房,隔离房间和特护病区具有合适的通风和消毒设备等。
医院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与管理。明确的指引标识、明确的流程管理规定和动态检查督导,是使医院建筑发挥其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功能必要的手段。
洁净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消毒供应室等,重点布局与流程设计必须强调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原则。
上一篇:医院建筑有关规范、标准的汇总贴下一篇:手术室设计图修改方案(图片已上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