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7 2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6-12-9 05:55 编辑
第一级报告:原始标本接种前之外观过筛观察、涂片、染色(革兰氏、瑞氏ˉ姬姆萨氏、抗酸等)、镜检,镜检结果指导接种该标本所适用培养基种类及方法外,把镜下相关信息(特别是:嗜中性白细胞胞浆所见等与白细胞密切相关情况)报告指导临床经验用药,起快速抢占先机作用。临床经验用药之基础源于微生物实验室定期、或不定期提供药敏实验总结归纳而来的耐药(敏感)百分比。
第二级报告:接种培养第二天,审视生长菌落情况,同样涂片镜检,修正第一级报告可能出现之误并报告临床,进行鉴定药敏。
第三级报告(为终极报告):与现时普遍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报告完全相同,同样修正第一、二级报告可能出现之误,指导临床精密、准确打击、歼灭标本采集当时、引起标本来源病灶感染之病原微生物。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