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30 0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5-6-30 13:18 编辑
疑问: 院感软件抓取入院48小时后“使用抗生素”为“疑似感染病例”自动上报,院感科通过排查未上报的“疑似感染病例”查漏报可以吗?
你的分析思路很清晰,所以你并没有疑问,可能有的只是自信和需要共识。
美国文献介绍感染防控智能化信息采集病例数据的报道很多,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就有分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两类。也就是直接的病例观察和间接的使用敏感指标智能判断筛查感染病例,当然敏感指标不仅是抗生素,还有其他“症状、行为”指标可以使用,只是角度不同,敏感度不同。你说的情况就类似于后者。只不过,多了一个人工确认的过程。
医院感染病例的间接监测,病例“使用抗生素”是敏感指标。你可以换位思考,想象一下:没有怀疑是感染,医师使用抗生素干什么?当然就如同检验项目,都会有“假阳性”,有误判。只要在可接受范围,就有使用价值。如果选用其他指标联合筛查预警,比如发热等,就会降低假阳性。
我们就是将入院5天后,连续治疗“使用抗生素”超过3天,做为主要指标,筛查“院感疑似病例”,结合其他5个指标之一或之二,获得“高度疑似病例”结果。然后去临床看病历和面会医师与病人。所以,这里建议你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使用“抗生素”作为敏感指标没有问题,最好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让工程师设计条件组合即可。
2、各医院对抗生素管理严格,我院使用抗生素,都有“预防”还是“治疗”的选项后,才能开出自己权限的,规定范围的抗生素。所以,排除预防使用是很简单的事。
3、为什么入院5天后?没有理由,只是最大限度排除社区感染。连续超过3天,是为了排除感染“诊断性”用药。
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