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8 1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ber78 于 2011-7-14 09:11 编辑
回复 23# 桃子妖妖
但那些主观描述性的东西,比如在症状、体征描述等那么复杂、繁琐情况下,怎样通过软件去有目的、有条件截取?我们知道,疾病的诊断、包括医院感染诊断往往并不能通过一些客观的指标去诊断,在此情形之下,医院感染病例的判断(疑似病例的搜索、综合或目标性监测或现患率调查过程等),仍需要人去做,也即软件一定能将我们从数据录入、繁琐的统计中解放出来,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人的大脑
。 这只是一个辅助功能,最终还是需要认为判断,主观描述可以通过一些敏感字眼来进行搜索,比如“咳嗽”“咳痰”“罗音”“肺部纹理增粗”.......等等,形成一定的敏感字眼库,一出现这些字眼,作为疑似病例提取出来,再由人工判定确认,这样减少我们的工作量,也进一步准确数据,当然这些敏感字眼库,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可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员书写习惯不一样,要慢慢调整,才能进一步提高敏感率和准确率。
疑问:辅助诊断要求达到多少的准确率和敏感率才算达到预期效果呢?60%?70%?80%?还是要更高...
比如“提取全院使用呼吸机患者病例,并与使用呼吸机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例关联”通过此软件怎样关联?怎样做到?难度如何 我设想通过医嘱系统(或其他系统,总之有个收费项目需要电子录入的)可以提取使用呼吸机患者病例,再根据辅助诊断系统辅助肺炎诊断,加上时间先后进行判定,实现呼吸机肺炎的初步诊断,确诊还是需要人工判定。
“八、互动功能,实现过程监控与干预 对于高危因素,能够给医生提醒功能,如医生开医嘱留置导尿管,自动跳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的规程---这点想得非常好,”如出现尿培养出阳性菌,给予相应处置措施提示。“只要阳性,不管是污染还是定植就提示?”相应处置措施提示“是怎样的提示?是软件中有的还是需要专职人员审核、判断分析后给相应的提示呢? 这个确实没办法区分是污染还是定植,需要人工判定,所以只能是只要阳性就提示。但提示不是一下子就不所有内容都提示,只能是一个很简单,只占用很小区域的提示,如“尿培养阳性,请注意控制感染”之类的,再给个SOP链接,点击链接才出现整个SOP,要不,一定会被临床医生烦死!
3、针刺伤及血液体液暴露、职业暴露和环境卫生学模块,处理意见或结果判断是需要专职人员每一次亲自做还是? 应该说还是辅助功能,客观的可以不需要人工判定,有主观的还是需要人工判定。
如针刺可以立即给予初步的处置意见,如紧急处理的“挤血、冲洗、消毒、报告”等,进一步处置意见还是需要专职人员的人工判定。但随访可以自动生成一定的模板,按照模板自动提醒被暴露人按时监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