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140支不得不说的话
半个多月前市CDC到我院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并让我们填一份调查表。
调查表中有几项关于CSSD灭菌物品包装材料的问题再次让我重新思考关于140支的问题。
记得CSSD规范草案知道第四稿还提到,用于灭菌物品包装的棉布应>120支。而国内某本关于CSSD的专业权威书籍则提到应使用140支的棉布。
我有重新搜索了SIFIC论坛上关于灭菌物品包装的讨论,幸运到找到了数年前几位业内权威对棉布包装材料的观点:某位在美国工作多年的海归直指140支纱不符合灭菌包装要求,而大陆某位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专家则认为140支纱或者高支棉布大致符合目前国情。
关于120支或140支的问题在大陆CSSD业内提出已久,可谓深入人心。但可能后来因为受到了一些质疑,因此在最终出台的CSSD技术规范(WS310.2-2009)中只提及了GB/T19633,而不再提支数。
但“140支”已经在大陆CSSD业界扎下了根,虽然目前大陆尚无见到对140支纱棉布的基础研究,但大陆CSSD业界已经普遍认可“140支”可以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虽然国内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能够生产140支甚至120支的高支棉布,甚至目前大陆有无能够生产140支的医用厂家尚不可知,但首先大陆CSSD业界已经认为“棉布用于灭菌物品包装是安全的”。
更有甚者,有业内人士根据那本某学会出版的CSSD专业权威书籍中提到的“140支/平方英寸”,竟自创出转换成“21.7支/平方厘米”,从而一下子将标准降低为原来的1/7,将广大患者置于“阻菌性”大大降低的危险之中。
自WS310系列规范出台以来,虽然大陆的CSSD新建、改建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年代,但关于棉布是否能够达到GB/T19633的要求,以及何种棉布能够达到GB/T19633的要求,有关行政部门及专业学术组织意见纷纷,却找不到半点国际水平的基础研究资料。
记得上周在SIFIC还看到河南某专家发的美国CSSD的照片,照片显示的是未处理的手术器械“竟”就放在灭菌物品对面的桌上,没有丝毫的“实体屏障”,不知道是美国要求的太低,还是我们的要求过高?
但如果深入的想一下,如果灭菌物品的包装材料阻菌性能达标,何惧放于污染物品的对面,就算放在污染物品堆里恐也无所谓啊。
可惜的是,我们将方向搞反了,将很重要的人员素质、管理环节、基础的消毒灭菌质量、基础的清洗、包装质量忽视,而去大张旗鼓的搞层流CSSD,实体隔断、分区,与CSSD的核心是否南辕北辙。
试想,就算我们按照卫生部门要求改造了CSSD,但如果我们还是用21支纱的非医用棉布包装灭菌物品,这就好比足球从后场一脚一脚的传到门前,结果射门的那个人球鞋质量不过关,球打飞了。球打飞了还可以再回去踢回来,可是如果灭菌物品用到了患者身上,我们可没有能力把病原微生物取出来。
基于以上的牢骚,我提出几个问题:
1.目前大陆有无企业能够生产120支或140支的棉布?
2.目前大陆有无企业能够生产120支或140支的医用棉布?
3.目前大陆企业生产的120支或140支的医用棉布是否符合GB/T19633的要求?
4.“120支”或“140支”的出台究竟有没有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实验还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5.大陆目前有哪些医用包装材料是符合GB/T19633的?
希望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学会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澄清。不要让我们再“摸着石头过河”了!2011.7.23
上一篇:是否各种器械或布包都不能使用绳子包装呢下一篇:在供应室管理上院感科做了哪些工作?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2 +2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男丁格尔
+ 2
+ 2
我支持!

一枝梅
+ 12
需要这样的理性思考的专家!!!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