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6|回复: 13

监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04
发表于 2013-7-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甲评审中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我院还没有重症医学科,请问哪位老师有这方面的资料,让我借鉴学习,谢谢了!



上一篇:治疗室可以用电风扇吗下一篇:请教各位同仁:生物安全柜的安装要求?内排还是外排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7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发表于 2013-7-23 1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甲评审中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我院还没有重症医学科,请问哪位老师有这方面的资料,让我借鉴学习,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60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13-7-23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这里看看吧http://oc.gkteach.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757,请学会本论坛的搜索功能!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雨同舟
+ 1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5
发表于 2013-7-23 11: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l老师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3-7-23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很好,但是怎么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2

帖子

9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9
发表于 2013-7-23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老师的指点,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13-7-23 1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416809589 发表于 2013-7-23 11:5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甲评审中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我院还没有重症医学科,请问哪位老师有这方 ...
我也急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7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
发表于 2013-7-23 1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不下来啊,急死人,真需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5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6
发表于 2013-7-23 1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和标准,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职责,加强监管力度。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感特点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切实从管理及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1、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贯彻落实《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措施,如对ICU和手术部位开展综合性目标性监测,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
使用呼吸机和特殊手术的患者(如:出血量多、污染伤口等)的患者,对开展目标性监测的科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下临床科室督查,进行现场指导,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监督,要求重点部门的质控医生和质控护士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科室易感因素的监控。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疗机构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从而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定期抽查物品进行清洗效果和细菌学监测。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降低因医疗用水、医疗器械和器具使用及环境和物体表面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无菌技术执行情况。   
4、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重点部门(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以及关键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等)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
5、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翻阅病历或查看电子病历,了解科室的重点院感人群,督促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6、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特别要加大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力度,
强化防控意识,加大对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及隔离等措施的落实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能力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5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6
发表于 2013-7-23 1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在论坛上搜,直接贴上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