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2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绿茵场
回顾了一下楚楚版主的贴子,我觉得保存的时间与开启的方法没有关系,而与是否是无菌液体或溶媒有关,换句话说,如果你是无菌液体就一定要在2小时内更换,如果是溶媒就是24小时更换。
引用胡杨版主的回复:“1、无菌液体:顾名思义,是经过灭菌处理,不含细菌的液体。参照《规范》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则是指大容量的静脉输液剂了。容量一般为100ml以上。其不仅要求无菌,并且要求无热原。否则临床输注会发生输液反应。由于其大容量静脉输入的特点,所以要求比较严格。即使有微少的细菌污染,其降解产生的热原物质,足以造成病人的输液伤害。临床常见的“无菌液体”有生理盐水,5%GLUCOSE;10%GLUCOSE;糖盐水;Ringer's Co 液等。所以,《规范》要求开启2小时内使用,时间延长,风险增大。
2、溶媒:溶解溶质的溶液。上述无菌液体均可做为溶媒溶解药物。由于其用途为溶解药物,使用量少,所以在临床上,配药室每天开启一瓶,供配药和配置皮试液使用,一日一更换。当然,也要做好防污染措施。一旦怀疑被污染,也必须立即更换!它的特点与上不同,并没有大容量的使用于静脉(当然,配药后,也有可能用于静脉加药),由于用量少,即使被污染,单位容积的载菌量低,因此,风险较低。况且,每日的频繁配药过程,如果要随时开启新的液体使用,既浪费,也不现实。所以,《规范》要求24小时更换。过去,有些配药室,溶媒3-5天不换的都有!!
看出它们的区别了吗??其实,它们被污染的几率还是相近的。只是由于用途的不同,即使被污染,二者的风险率是不同的,所以在时间要求上,就有上述差别了。
”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点点
+ 10
分析的有理有据、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