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老師,放上內容,請大家參考;
1. 目前仍是以污染車與清潔車為運送的基礎單位,但很多醫院採用集中供應後,為求運送的安全性,快速性與追朔性,都逐步採用”密閉箱”為單位,潔車汙車都退化為就是運送的車輛。因此更重要的是這些密閉箱的清洗與消毒(低水平),還有存放了。
l建議;汙車潔車推出CSSD都變成汙車,都需要相同的清洗消毒。何不二者合一,在污染區那端清洗後,在無菌用品發放區存放應用。同時加大發放區面積,或是在附近成立暫存區放置這些清洗消毒後的密閉箱。
l優點;使用密閉箱作為每個科室的運送單位,可以加快運送的時間,降低運送中途的意外,減少汙車潔車數量提高空間效用。符合感控要求,更便於管理。這類操作目前國內做得最久最完善的,可聯絡北京協和醫院CSSD護士長,也是CSSD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同時也是WS310.2的責任起草人張青老師。她有超過九年的經驗與科研數據,可資參考。
2.推車(或是未來的密閉箱)清洗消毒也應遵循由污到潔的單向,因此清洗消毒間應該有進有出的通道,目前僅有一個進出門,也就違反了由潔到污原則。
3.污染區;
l 污染物品分類應該受控區域內執行,不宜在器械接收區外
l 污染器械進入後,分類台至於去污區中間,會造成操作流程的距離過長(如器械須先手洗後機器時,器械流程的動線是從上方走到中間,到下方再回到上方送入機器),不但浪費時間也容易因為擴散污水(濕的器械轉到機器)。
建議;修改開門,或是把清洗槽等移到去污區的中間,變成吧台式兩面都可清洗(一面可作為超聲,一面是手工)
l不知道清洗消毒機的數量,但請關切此點,如採集中供應,清洗消毒機的用量必然遠遠大於滅菌器。可用DIN單位計算手術包與診療包數量,核實洗消機與滅菌器是否配對正常,以免新建後面臨洗消機工作跟不上,阻礙CSSD流程。
4. 檢查包裝間;
l. 如按目前有單獨一間”手術器械包裝間”來看;
i. 貴院很有可能採用的是由手術部派人管理自己的器械,如此勢必造成貴院未來管理的難題,兩組人馬共用一組設備,管理上彼此不服,工酬不一,一山二虎,日後極易造成甚多矛盾。
l 如人員須經緩沖間進入,敷料又怎能直入”敷料包裝間”??不但破壞正壓環境,
5.無菌用品存放區;
l 緩沖間由包裝間進入,可見此區是否仍是最高級別的空氣淨化處理,如是則如何符合WS310.1對三區壓力與換氣新風量的規定??可連絡標委會么老師等驗證,是否需要空氣淨化的設備要求。
根據WS310.1對建築要求中,僅對去污區與檢查包裝區要求設立緩沖間,但對無菌用品存放區沒有要求,也就是說可以不設立,也就是說採用正確符合規範的包裝材料,正確的包裝手段,則無菌用品的管理是與臨床使用有著相同的高度,如果僅就CSSD的存放要求到環境淨化,而如同以往忽視包裝要件,臨床的存放條件卻很隨意,如此仍與新的CSSD規範原則相去甚遠,
制水間;依據目前的位置,可以推測所制的水僅供清洗消毒機使用,但更重要的滅菌器蒸氣用水仍沿用醫院用氣,如此蒸氣不會達到WS310.1中的要求。
建議;採用製藥廠經常使用的蒸氣輔助加熱器,加熱純化後水做成著飽和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