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19 1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mao 于 2014-5-20 15:00 编辑
没有要求说所有手术室一定要洁净,只有移植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和一些高危手术,如颅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需要一定的洁净要求。其余手术室没有必要。现在洁净有些泛化,产科也要洁净,开痔疮也要洁净,似乎只要洁净,就一切OK。这种观点在领导层中有很大市场,毕竟洁净是“高大上”。,
首先,洁净解决的什么问题?是解决空气中的颗粒。理论上有颗粒物存在就有细菌附着的可能。是不是每一个悬浮的颗粒都带细菌呢?不是。是不是每一个颗粒携带的细菌都致病呢?答案也是否定。这种直接由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非常低。特殊手术,因为特定的原因放大了感染的风险,才提出洁净的要求。
其次,层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空气单向流动的问题。手术室内让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减少尘埃颗粒的悬浮,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如果仅有层流,没有洁净,流下来的空气仍含有大量颗粒物,反而造成污染。有些领导认为,有了层流手术室消毒就方便了。但代价太大了。
第三,洁净手术室的维护和管理比硬件设施重要得多。频繁开门、不限人员、经常走动,就会造成乱流,把下层的颗粒物带到上层,形成二次污染。
传递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模拟产生一个缓冲区。并不实用,应付检查可以。况且大量的术后被服,废物,一个窗怎么够?
麻醉复苏室最好和旁边的手术室对换一下。功能区域相对集中。
最好有一间手术室能正负压切换,可以用于污染或感染手术。
理论上讲,净化级别受外面的环境影响不大。例如走廊是10万级,室内是百级,门打开之后,外面的空气会蜂拥而入?不会,颗粒物通过布朗运动随机进行,如没有外力作用,室内室外达到平衡,可能需要数个甚至数十小时。一般手术室开门时间有多少?这点时间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有限,自净就能解决,不行就延长自净时间,清除颗粒。有对流空气(风)才是影响因素。建立缓冲区域可以减少高级别过滤装置的损耗,增加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增加一台机组。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小雨点儿
+ 3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