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arhang

子宫腔、膀胱腔是无菌的腔隙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85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5 14: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豆豆 发表于 2012-1-5 22:2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看到老师的帖子中的“逆行感染”和“顺行感染”的疑问,想来老师没有懂得基本的解剖学。您知道胆囊手术中 ...
呵呵,看来找到专家了,您没有回答本贴的内容呢?请您多多指教{:5_6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5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5 14: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鸟 于 2012-1-9 18:45 编辑
jnjnjn1979 发表于 2012-1-5 14: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子宫,膀胱不是无菌的腔隙,和身体外界相通的。2类切口。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腔、膀胱腔都是无菌的腔隙。
子宫的前后壁平时是紧密贴合的,在女性月经期和胎儿分娩时是暂时开放的,也是机体免疫力较低时期。
膀胱腔是无菌的,连尿液也是无菌的,感染时才会有菌尿,尿细菌学检查时,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定性培养,却很可靠,不会假阳性,是诊断尿感的金标准。
清洁-污染手术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是污染的可能性大的手术,因为此手术是无菌腔隙与有菌组织交接的部位的手术,手术时可能会导致手术野污染。
腹腔镜手术时损伤输尿管,本人认为正常的输尿管是无菌的,可以归为I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7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1
发表于 2012-1-5 14: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 发表于 2012-1-8 10:1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腔、膀胱腔都是无菌的腔隙。
子宫的前后壁平时是紧密贴合的,在女性月经期和胎儿分娩 ...
老师你好,手术切口分类清洁切口为:手术为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从这个角度讲的话,把此类手术归为一类有些牵强。以上也只是个人拙见,仅供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5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5 14: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jnjnjn1979 发表于 2012-1-9 10:5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师你好,手术切口分类清洁切口为:手术为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
输尿管下面是无菌的膀胱腔,可以归为1类吧,还是等专家来解析吧,本人能力有限,个人之见,不代表权威啊{:5_6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5

帖子

6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9
发表于 2012-1-5 14: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部位的手术很容判为是几类手术切口,有的不容易判断,期待着中国的院感专家们尽快出台更详细的标准。中国的标准,有的时候太笼统了,让人无所适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8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12-1-5 14: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腔、膀胱腔都是无菌的腔隙。”
老师回答得很有道理,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5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5 14: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约感控 发表于 2012-1-11 16:0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腔、膀胱腔都是无菌的腔隙。”
老师回答得很有道理,顶一下。
最近又在《妇产科学》(第七版)找到了点滴支持子宫腔无菌的言语,摘录在此:
“阴道乳杆菌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阴道分泌物可以维持巨噬细胞活性,防止细菌侵入阴道粘膜”
“健康妇女阴道内虽有某些病原体,但并不引起炎症”
“宫颈内口紧密:宫颈管分泌大量粘液形成胶冻状粘液栓,成为上生殖道感染的机械屏障;粘液栓内含乳铁蛋白、溶菌酶,可抑制细菌侵入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也是消除乳铁蛋白、溶菌酶、清除少量进入宫腔的病原体,清除偶尔进入上生殖道的病原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