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9-17 1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樟树 于 2007-9-20 09:3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让可疑病人掩口鼻?还载口罩,能配合吗?戴口罩影响呼吸很难受的.如果该患者说:又没确诊,把人当传染病,我要告你.奈何?!
2.在病房门口贴警示标识,如果患者提出异议咋办?因为是非传染病区呀,能否采用另外的方法.大 ...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第四章 疫情控制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因此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并不是您愿意就执行,不愿意就不执行,有法律约束的。我想SARS期间应该是有先例的吧。
二、根据您认为MRSA不是烈性传染病的问题,转贴一篇文章。
“超级细菌”已波及世界,人类拿什么来应对
近日有报道说,法国巴黎几家医院收治了大批感染了一种“超级细菌”的病人。之所以称之为“超级细菌”,是由于这种名叫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简称VRE),突破了人类当前对付细菌感染的“最后堡垒”——万古霉素防线。在过去两年内,法国已有313人发生VRE尿道或消化道感染,其中3人因无药可治而死亡。
我国临床是否也出现了VRE?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耐万古霉素的“超级细菌”?记者采访了中国医院协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大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教授。
“超级细菌”早已波及世界
VRE早在1987年就被分离出来了,地点是英国伦敦,随后纽约发现北美第一例VRE感染,再后来VRE感染迅速波及世界各地,也包括我国在内。
李六亿说,肠球菌属感染作为一种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系统将其列为医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原本就对部分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特别是VRE危害性逐年增加,已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
李六亿介绍,VRE感染以60岁以上患者居多,感染性疾病治疗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VRE感染,可以发生在社区,也可以发生于医院,医院感染较社区感染高。VRE感染多发生于癌症、肝硬化、慢性肾炎尿毒症、脑梗死等重症住院患者,主要造成肺部、腹腔感染,其次为血液、手术伤口、泌尿道感染。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病例在感染VRE前就出现了耐药葡萄球菌生长。专家由此推测,有可能是葡萄球菌把其耐药质粒基因传播给肠球菌,从而产生VRE。
值得警惕的是,VRE目前已经成为更新的“超级细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的“中介”。专家呼吁,要把VRE作为抗生素耐药“连续剧”中的一个重要“章节”,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应对。
致死率最高达到73%
我国学者张扣兴等对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96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96人中粪肠球菌感染占73%,屎肠球菌感染占22%。他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标准进行检测,证实万古霉素耐药株有12株,其中粪肠球菌5株,屎肠球菌7株,提示对于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与国外报道一致。12名VRE感染患者中11名死亡。国内外研究表明,VRE感染的病死率与基础疾病关系密切,从8%到73%不等,其中VRE所致的败血症病死率高达57%。
李六亿说,针对耐药性细菌的危害,我国早在1986年就开始对全国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其中包括对耐药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监测,2004年颁布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近年又开始建立全国病原体及病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体系。医院内强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发现耐万古霉素细菌感染患者,应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这对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起到了一定效果。
切忌滥用万古霉素
李六亿告诉记者,万古霉素的确是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的最好药物之一,但由于耐药菌株相继出现,要求医师在使用万古霉素时一定要合理、谨慎,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控制好用药剂量及疗程,并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观测其副作用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应做好以下“功课”:
——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应限制万古霉素的滥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洗手是防止病原菌蔓延的简单而最重要的措施,但往往被忽视,应加强洗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减少或缩短侵入性装置的应用,如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和导尿管插管,从而减少耐药菌株定植。
——发现耐万古霉素细菌感染患者,应及时予以隔离,进入病房时戴手套,防止细菌广泛污染物品表面,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
——清除感染源,对耐药菌株患者使用的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器等应相对固定,有消毒措施。
——提高菌检率,加强对耐药菌的监测,尤其对易感人群耐药菌的监测。
——对全体医院职工进行培训,增强对耐药菌的认识。
不必谈“菌”色变
“超级细菌”来了,普通百姓应该怎样应对?李六亿告诉大家,不必惊慌。
“超级细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去医院探视VRE感染的患者,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而感染此种疾病。
李六亿表示,法国此次出现大宗的VRE感染事件再次提示我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