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21 14: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上我們使用的水含有一定的礦物質,也就多呈現鹼性,而使用鹼性清潔劑則會加劇沉澱與殘留的問題,因此需要使用酸性製劑(多為排水劑/漂潔劑/漂洗劑/上光劑等等名稱)來中和,也就是排出這些鹼性的沉澱,避免造成水垢。但這種現象僅限於個別廠家的個別產品,所稱的酸鹼中和論調需要有精密的計算才能達到所稱的"中和",但往往使用中我們無法達到真正的中和,或酸不夠仍有殘留,或酸太多反而殘留下酸性製劑等,因此嚴格來說實際的操作性存在想像的空間。
再者又回到歐洲與美國對清洗流程的基本要求上,歐洲不允許異物殘留在清洗後的器械上,也就是不允許使用潤滑劑,因此為了確保沒有殘留物,使用酸性製劑排除所有異物成為自然成為標準流程。
反觀美國生產的產品(鵲翔魯沃夫或STERIS等),則不存在這類要求,根據國外使用建議都是;酶清洗-->軟化水漂洗-->鹼性清潔劑-->軟化水漂洗-->潤滑劑-->消毒-->烘乾。這中間也沒有存在使用酸性中合劑的要求。其實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很簡單,只要加入適當的表面活性劑就可避免殘留,又為何還要麻煩多到程序或產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