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16 14: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德国爱适妥顾 于 2015-6-30 00:58 编辑
感谢提问与咨询!
什么样的方法作为清洗效果的日常监测?这个问题问的相当有趣,也问出全中国有关于清洗观念方向的重大核心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想先问问,高温消毒锅能达到器械高温灭菌的条件为何?
我相信大家都清楚,高温消毒锅的蒸汽灭菌至少要有四个匹配要素,即
1.确效的清洗
2.达到相应要求的温度
3.达到相应要求的时间
4.高温消毒锅在作用时处于真空状态
这四点,只要有一项未达标准,这个高温消毒锅的蒸汽灭菌的作用就不可能真正的达到器械表面灭菌,所以,我门透过高温消毒指示卡来确保第2、3、4项的工作达到要求的目的,而第1项的清洗确效,我门只能"假设”是做到的,这就是我门目前有关高温消毒锅灭菌的标准与方法。
我门既然都清楚,高温消毒锅做蒸汽灭菌都必须达到至少以上四项条件,我很好奇的是,所有供应室的老师是否清楚清洗确效的要素有哪一些具备的条件呢?
清洗确效的要素个人看法与意见如下,以下仅供参考!
1.清洗机是否达到一定清洗力的功能?(目前大家都没有发现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本人对少数清洗机的有效功能却是高度存疑,有兴趣了解的老师,将来我可以专文叙述) 。
2.清洗剂的使用是否为真正医疗多酶清洗剂?(请参阅论坛"浅论医疗产品的定义与如何对医疗产品质量的选择要求") 。
3.清洗浓度与清洗时间是否正确? (请参阅论坛"清洗时产生的泡沫在医疗上的意义"及"如何预防清洗时所产生的气溶胶") 。
注:气溶胶来自于清洗时所产生的泡沫,这是国内清洗观念普遍的认知,但个人从科学性观点则认为这是以偏概全严重错误的说法,也是造成后续在清洗严重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
4.清洗温度是否正确合适? (请参阅论坛"酶洗温度在40度以下的重要性")。
5.器械摆放在清洗机中的清洗数量与清洗位置是否正确?
6.酶清洗前是否预浸泡?是否将血液等其他有机物作预洗清除?
7.是否落实两次漂洗以上的漂洗工作?
如果以上七点都无法正确性与科学性的落实执行,您怎能期待,靠一个对蛋白等模拟有机物质的检测产品,就能代表手术器械表面附着的各类有机物质被清除确效?这不是去舍本逐末违反科学吗?
我相信以上这一些实务性的工作如果在清洗工作时无法被落实检验,或因执行偏差、或因道听途说而背离科学原理原则,目视方式也不可能达到确认清洗是否确效的工作。因为肉眼能见的仅为血液中的血红素,而非血液中或者血液以外的各类有机物质。
如果根本的清洗工作管理有问题,目视方法,真的可信吗?
另外,您提及的水溶性润滑油是否不适用?
我个人认为,如果前提不是医疗生产制造的合成油成份,如果水溶性润滑剂是用在每次漂洗后必做的一个工作,那我的看法是,强烈建议不应该被使用,因为这样的润滑意义,只是在掩盖手术器械上有机物质清洗质量的无法被去除的事实之外,对清洗质量的保证观点来看,水溶性润滑剂可能内含有害的成分,对清洗质量与后续消毒灭菌确效所产生问题及祸害将不言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