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回复: 0

中国一起带MCR-1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暴发事件报道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04
发表于 2017-6-4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检索丨胡艳红(香港大学)
翻译丨朱越燕(浙江省人民医院)
审核丨胡艳红(香港大学)


编者按:有人说粘菌素是目前人类对抗超级细菌的最后防线,在2011年报道的NDM-1仅仅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携带粘菌素耐药的基因型MCR-1报道。在禽畜类、患者肠道细菌中检出此耐药基因,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MCR-1是一种位于质粒上的编码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基因,所编码的转移酶将磷酸乙醇胺基团从脑磷脂上转移给细菌细胞壁合成中负责五肽十糖复合物转运的载体——脂多糖载体上的脂质A,导致了粘菌素和脂多糖亲和性降低,从而导致细菌对粘菌素的耐药。


SIFIC感染官微曾多次报道:
《“超级细菌”基因现身国内农场》
《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中发现质粒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性》
《第26届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会议亮点》
《来自中国患者和健康成人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的肠杆菌的流行、危险因素、预后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17年1月,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公布了我们的研究发现:关于肠杆菌科细菌携带的一种质粒介导的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而在中国MCR-1的基因序列分组和质粒类型有很高的异质性以及质粒提示携带mcr-1细菌。质粒携带MCR-1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往往发生于男性、免疫抑制的患者以及住院前曾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这里我们报道一起质粒携带MCR-1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暴发事件。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的两个月期间,中国广州一家医院儿童白血病病房内6个临床隔离住院患儿中,1个患儿是大肠埃希菌感染,5个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这些患儿使用了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洁霉素、头孢噻肟、卡泊芬净等抗菌药物,其中2个患儿死于感染。


6个患儿所感染的细菌菌株(1株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对粘菌素、多粘菌素B、头孢噻肟、庆大霉素耐药,除此之外, 5株肺炎克雷伯菌还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磷霉素、环丙沙星耐药,这些菌株经过基因测序和PCR检测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耐药基因,大肠埃希菌有mcr-1,blaTEM-1,blaCXM-3,aac(3)-lla,aph(3,)-la,fosA3 等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有mcr-1,blaTEM-1,blaSHV-11,blaCTX-M-3,aac(3)-lva,aphA6,armA,fosA3,qnrB4和qnrS1等耐药基因。


6株菌株都经过了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PFGE)。结果发现,5株带mcr-1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序列分型为ST11,1例带MCR-1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序列分型属于ST156。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的检测结果和多位点序列分型一致表明5株肺炎克雷伯菌是同源相关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粘菌素耐药基因以高结合频率(10-1-10-2)转移给大肠埃希菌C600,提示mcr-1定位于可转移的质粒上。S1脉冲凝胶电泳检测和转化结合子上携带的mcr-1质粒的复制类型检测显示6个菌株中mcr-1基因定位于大约50kb大小的lncX4质粒上,同时质粒上还带有附加物blaTEM-1和blaCTX-M-3。


结论


我们确定了这是一起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基因序列分型为ST-11的带MCR-1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院感暴发事件。我们的发现提示mcr-1基因可以在没有使用粘菌素的医院环境下进行传播。


我们声明这项研究没有利益冲突关系,这项工作由中国国家重要基础研究项目支持(2016YFC1200100)。
Guo-Bao Tian,Yohei  Doi,Jianzhong  Shen,Timothy R Walsh,Yang  Wang,Rong  Zhang,*XiHuang
Huangxi6@mail.sysu.edu.cn
免疫相关研究项目,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080,中国;热带疾病重点实验室研究(教育部);中山医科大学免疫教学组(G-BT,XH);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医疗中心感染性疾病研究部(YD);北京人类健康及食物营养研究高级创新中心;兽医医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国(JS,YW));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传染与免疫中心,健康园,卡迪夫大学(TRW);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中国(RZ)


后记


这篇是回顾性的研究,故事发生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的两个月期间,筛查MDR-1阳性的标本发现暴发流行存在。那么还有其他的没有做过筛查的呢?暴发已经足够严峻,可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为严峻的是我们并不清楚还存在多少这样的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防控措施。


更重要的是,这起暴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再不行动,那离“无药可用”就真的不远了。遏制耐药,人人有责!希望我们可以从每一个人做起,真正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管是医用的还是农用的,我们都应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用,不需要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用!


参考文献
1. Wang Y,Tian-G-B,Zhang R,et al. Prevalence,risk  factors,outcomes,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mcr-1-positive  Enterobacteriaceae  in  patients  and  healthy  adults  from  China:an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y,Lancet  infect  Dis 2017:390-99
2. Tian GB,Jiang YQ,Huang YM,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TX-M-140,a  variant  of  CTX-M-14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with decreased cephalosporin  hydrolytic activity,from  cephalosporin-resisitant Proteusmirabili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6;60:6121-26.


该文出处
www.thelancet.com/infection Vol 17 June 2017


审核者简介
胡艳红,香港大学,感染病学博士
Dr. Yanhong Hu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 received the RGC-Fulbright Scholar award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SA) during her PhD study and the Newto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award at Southampton University (U.K).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After finishing her medical training Dr Hu worked as a clinician with Clinton Health Access Initiative in both China and Vietnam. She obtained her MPH at the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dicine in Antwerp, Belgium.  She is working 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with the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she hopes that her research will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issue of reduc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图文编辑:那颜
审稿:陈文森 卢先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