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我科传染病管理的一个详细工作程序上传与大家分享,请多提宝贵意见。
传染病管理工作程序
每日工作:
1、接收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需填写性病附卡),按网报及非网报病种分本登记,并按顺序编号、网络直报。
注意事项:
⑴住址必须详细;诊断日期与报卡日期一致且必须为当日;必须填写职业与联系电话。
⑵肺结核卡片:一定要有痰检结果或注明无痰;在接收传染病卡的同时呼吸科病房及门诊需同时接收转诊单;其余科室由收卡人填写肺结核转诊单并交给送卡人带回。
⑶ AFP卡片:15岁以下的AFP,需同时登记传染病非网报本及AFP专本,同时电话报告疾控中心,督促留取24及48小时大便。
2、接到门诊传染病报告电话后记录上报科室,于下午4点前到上报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
3、接收死亡病例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每周工作:
1、传染病漏报检查:
(1)每周二到放射科、CT室查看活动性肺结核摄片阳性登记本,到检验科查看结核及其他传染病相关的阳性结果登记本,脱落细胞室查看疟疾登记本,到皮肤科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登记情况及时发现传染病漏报并督促补卡。
(2)每周三督查本院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儿科、老年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皮肤科、呼吸科)的在院病人传染病漏报。
2、每周六完成本周的传染病电子表格下载并补充录入缺项(网报及非网报)。
3、5月-10月督促肠道门诊上报“肠道传染病旬报表”并登记。
4、定期将非网报TB传染病报告卡、结核转诊单及死亡病例卡送至疾控中心。
每月工作:
1、每月进行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同时翻阅重点科室(儿科、老年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皮肤科、呼吸科)出院登记本,主动发现漏报病例。
2、每月按照出院病历的ICD编码打印传染病,并逐一核实传染病漏报情况,通知相关医生补报并登记。
3、每月月初打印传染病总表,单病种表(TB、AFP、性病)、月疫情汇总表、漏报率调查表、漏报医生表。
每季度工作:
每季度进行重点传染病知识培训一次。每季度或半年汇总分析全院传染病疫情。
上一篇:布病发病县数量10年增加5倍多下一篇:病毒性肝炎患者就业问题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依依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